Xinyi Glass (868) | 10.3% |
YGM (375) | 10.0% |
Shanshui Cement (691) | 10.0% |
Intime (1833) | 9.8% |
Dongyue (189) | 9.5% |
Jiangxi Copper (358) | 7.7% |
Gome (493) | 6.9% |
Le Saunda (738) | 6.9% |
Sinomedia (623) | 6.1% |
Great Wall Motor (2333) | 5.7% |
Anhui Conch Cement (914) | 5.4% |
Cash | 11.9% |
6月份回報: -5.2%
Year to date 回報:-5%
先簡要回顧今天表現:今天大盤大升,但組合回報卻恥辱地只是持平,心情很低落;原因是受茂業(848)及保利協鑫(3800)逆市下跌拖累。前者早前顯著跑贏大市,但今天無故逆市跌逾3.5%,屬非戰之罪;而後者似乎對行業利好消息無反應,且股價先升後回落,屬利淡。在大升市日,股價轉升為跌,且跌幅不少屬難以接受,前者獲利套現而後者止蝕。今天先後買入銀泰(1833)、江銅(358)、國美(493)及長城汽車(2333)等。在此多謝Cup Sir昨天提示2333,否則今天組合表現更慘不忍睹。
相比以往大幅跑贏大市的表現,對今年上半年的投資表現是很失望的,回顧6月份的錯誤在於:
- 6月初至月中因走勢轉差減持股票,這策略是有效的,6月中市況最差時組合的跌幅也較不少blogger的為低。但到月底市況露出曙光時,對大手反攻仍頗保守,到周三現金比率仍在26%水平。近數天見不少二、三線股有良好的買入機會,但都因顧忌大盤指數很弱而不敢冒進,放棄了反攻的大好機會。今天恆生指數終突破性上升;但睇得上眼原來已升了很多,但走勢上剛出現好轉的又買唔落手(難道要我買內銀股、或國壽等?!)。我08年時是很魯莽地胡搏撈底,但看來今回我是變得太怕輸。之前已說個二、三線股是大市風險胃納的指標、我也曾多次買入優質二、三線股而大幅跑贏大市、再者中小型股和大盤指數分道揚鑣也曾多次出現;但今番我是因恆指跌破3月中的低位,在熊市疑雲的陰影下變得太保守。
- 在去年下半年我有股價跌破止蝕位後,沽出後股價大升的經驗,如ASM太平洋(522)及東岳(189)等;有blog友如CUP Sir及yfchan提醒優質股的止蝕位要定得鬆一點。在近半年,我嘗試用寬鬆準則處理沽出股票,即使跌破支持位,也給多些時間觀察。但在洗倉潮中,沽售可以很狠,一旦跌破上升軌,股價可以加速地下跌。給股價寬限期反使我錯失沽出良機。可以說在沽出點的寬鬆及嚴謹準則上的兩個鐘擺之間我處理得不好。
- 回顧我近月的買賣決定,大致上是正確的,只是時機上遲疑了很多,沽出/止蝕行動往往不夠決斷。通常覺得要沽的股票,往往都是越睇越跌;而想買入的股票,又往往是越睇越升。
總結今年失誤,投資組合管理上會更多向momentum chasing方向操作,及更多用TA作參考:
- 買賣更多以動力為考慮,買入後給予股價perform的觀察期會縮短;給予股票時間反映其價值,在時間上須付出機會成本。以往在升市時買些升幅落後的股票,拖累整體投資表現不易被察覺。惟近大半年的上落市中觀察個股表現,強者越強、弱者越弱對組合回報的影響更是明顯;即使強如東岳(189)一度被洗倉,但股價亦回復得很快。
- 買賣要決斷,大部份時間我的感覺及判斷都是準的,但由於想再確認趨勢而再等多一會而延誤了買賣最佳機會。我的經驗是,若是好股,給你上車的時間不會很多。覺得強勢明顯,便即管買入;覺得跌得不對勁,或應升不升,便即管賣出。
- 沽出決定要再優化。在6月上半段的撤退潮,我的經驗是股價跌破支持位/上升軌後賣出很多時是有效的。至於在沽出點的寬鬆及嚴謹準則上的兩個鐘擺之間的處理,我認為可用相對大盤/同行業公司表現作參考。若觸及沽出點,但沽壓不算一發不可收拾,且相對表現不是太差,可再等多一會。但若股價相對大盤/同行業公司的表現顯著轉弱,便要早些沽出。此外,不是要股價完全跌破支持點時才沽出。若兩次以上破頂不成功,或相對走勢顯著轉弱等等,也要考慮沽出。
- 應以蝕10%為強制止蝕位
- 要有系統地監察不同板塊及個股的表現,由於我無一個有系統的觀察名單,往往忽視一些潛在爆升的機會,而焦點亦太集中現持有或近期曾作買賣的股份上
- 不要被恆指表現牽制太多。恆指的代表性不夠全面,我以前的經驗亦反映不同板塊之間可以出現牛熊共舞(出現08年系統性金融危機另作別論),今次我的失準部份來自過份怕輸。
最後,雖則我表明要再多以TA作基準,但並非代表我放棄FA。在大部份買賣決定前,我都有查看財務數字、估值比率、增長動力、及研究報告等等。但由於時間及資源考慮,我未有詳細一一列出。惟有細閱我文章及其回應的blog友,應會留意我字裏行間透露了一些觀點。惟比較個股的FA,發覺各股價FA的分野已頗有效率地反映在TA分別上,故對欠資訊優勢的散戶而言,以TA為主是未嘗不何的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